今年四月份正式對外公開的2017捐款趨勢報告,已過了兩個月,在製作捐款趨勢報告之初,我們預計將可以讓非營利組織經營者,除了看到捐款趨勢變遷之外,也能夠藉此調整組織的募款與經營策略,更重視本身數據的效果,也比對平均趨勢的不同,掌握發展方向。
究竟非營利組織怎麼看這份趨勢報告?我們訪談了幾個重度依賴募款的組織(經費來源較多個人勸募,較少企業或政府補助的),得到不少出乎意料的回饋!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資料挖掘做分析 不能再晚
以往非營利組織想要整理數據作出整體捐款人報表,就有相當的門檻,除了人力與時間外,要將四散的捐款人、電子報訂戶等資料整合在一起分析,就已經是個很難跨越的大工程,對此,使用netiCRM多年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就有相當感觸,資源開發組的依伶表示,「這些數字可以讓我們思考定價金額,但也會回過頭來思考定捐人成長狀況,目前基金會都透過網站跟社群,比較少用資料庫行銷,這份報告會提醒我們要趕快資料庫行銷!」而netiCRM也正在努力,開發嶄新的視覺化報表功能,讓個別組織能更快速檢視自家捐款人狀況,也能與年度總體趨勢報告做比對驗證,讓數據驅動的募款規劃更容易實現。
雖然本次訪談的組織不多,但大體上,這份捐款趨勢報告對某些組織的經營有正面助益,如同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源開發組依伶的感想就相當振奮人心「幫助蠻大的,會根據這個趨勢,來回顧自己家的狀況。把自己家的數據跟總體數據比較,加強某些部分的經營。」除了之前提到的年度月份捐款金額分佈之外,依伶也有得到其他啟發,例如線上付款工具部分,「支付工具,信用卡成長明顯,所以...............將來要加強信用卡管道的部分。」
被數據點燃好奇心 但實際作用更待說明
曾經在網路星期二分享群眾募資經驗,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虹文表示,一開始看到捐款趨勢報告的時候是好奇的,不過整個趨勢報告揭露的數據,會有解讀上的難度,瀏覽過去就沒了,更表示「看到很多數字,但不知道在幹嘛,別人好棒棒,但又不關我的事。」數據如何解讀,能如何幫助到自己組織,對虹文來說比數據本身來得重要。
趨勢變化印證組織發展策略正確
到底何時是適合推出募款案的時機,一直是組織需要再三思考推估的,本次趨勢報告中,各月份捐款金額統計,讓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源開發組的依伶特別有感,「從各月份捐款金額知道,何時是推募款案的時機,報告中揭露的趨勢變化,是有驗證到基金會實際的狀況,所以感覺還不錯,更篤定。」
一直以來對支持者關係經營耕耘很深的司改會,也榮登本次趨勢報告開信率最高40%,也認為總體趨勢變化確實驗證了司改會的發展策略,一直以來大方分享組織經營支持者經驗的司改會柏瑋表示,司改會去年一直逐漸將定捐起跳金額往上加碼,也確實是契合於趨勢,從趨勢報告的數據中,也讓原本預計將定捐專案調整到下半年推廣的計畫得到驗證。
需要回到組織現況來思考
虹文表示,「數據本身當然有一個代表性,但很多東西還是要回到組織的現況,例如組織如何操作募款,對象是怎樣的族群,.....總歸要回到組織本身現況,年齡層啊、性別.....等。我們支持者比較年輕,比較沒有錢,所以雖然看到定捐可以六百多,但還是要回歸自己組織狀況。」這也點出數據分析很重要的一點,專注於數字固然是一個面向,但因為每個組織有本身的屬性,支持者的人口特徵,對議題的努力程度差異都有所不同,若只看數字本身,也許挫折感會多於激勵。
網路星期二 解密行銷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