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捐款抵稅 #定期定額 #小額捐款推薦 #線上捐款 #勸募 #聰明公益 #讓愛傳遞 #NPO #NGO #SDGs
協助NPO募款更輕鬆
我們正透過這些方法實現社會企業理念
1️⃣ 持續舉辦NPO邁向永續研討會2️⃣ 透過Make It Happen專案 加速創新功能實現3️⃣ 送門票給NPO夥伴參加 NPOst年會
工作坊日期:7/29(三)10:00~18:00
工作坊地點:崇友文教基金會
實體活動的減少,同時也就意味著線上的機會大增。各家NPO平時或多或少都有經營線上社群媒體,但是如何將粉絲的按讚數量轉換為更實質的捐款支持?或是更基本的問題:如何增加粉絲觸及率?相信大家都有滿腹的疑問。
netiCRM邀請紅鼻子醫生 的行銷推廣暨社群經理-徐子桓,以他操盤運用7萬元臉書行銷預算,透過社群操作與廣告投放,催生出700萬元捐款的經驗,來跟夥伴分享與引導。
本次工作坊突破以往規模與企圖,除了講師事先準備的內容,與課學員組織也有課前作業,分享自家NPO的社群經營方向、內容和團隊遇到的困難。經由小組討論後,再由子桓帶領健檢、討論,在分享-回饋-討論的高互動過程中,每個人都收穫滿滿。
子桓一開場就提到:「行銷並不是僅限於商業導線的行為,理念、宗旨、精神也都可以行銷。」當商業行號的行銷目的是交易金錢與商品,而NPO的行銷目的就是換取「支持者的參與」。而一個成功的行銷活動,子桓認為必須具備下列因素:方便快速的行動呼籲、好的故事、好的包裝、適當的推廣資源。跟著子桓帶領一起擺脫NPO的包袱,借用商人敏銳的思維,學習如何打破同溫層,站在支持者角度去思考。畢竟,我們經營組織、推廣⾏銷、讓組織完善、使資源⾜夠,就是為了持續地為社會服務。
進行一連串的行銷行動之前,第一個要設定的就是行動呼籲(call to action),也就是組織希望讀者在看完這個文案之後,可以去觸發什麼動作。幾乎在每個Youtuber頻道的最後結尾之前,你應該都會聽到:「喜歡這個節目的話,請一定要按讚、留言、分享!」這個就是最常見的Call to Action,Youtuber正在引導我們看完影片後,跟他們產生互動,讓這個關係繼續延續下去,同時,還可以提高影片的觸及率。
子桓也提醒,了解組織支持者樣貌也是設定行動呼籲的前提之一,全國上網人數經推估已達 2,020 萬,而89%使用臉書的人口年齡層落在29-59歲的區間,顯示臉書使用者多為壯、老年人口,子桓:「老人有什麼關係,他們就是我們的TA」。
子桓認為一則好的貼文會有以下特質,只要在構思貼文的時候,緊扣這些原則,貼文一定可以保有一定的品質。而子桓也發現:「長文有時候意外地有效,深度的內容反而可以打到真正有興趣的受眾。」
#子桓分享冷知識
子桓提到島內散步的貼文,善用「換行+全形空格」技巧,文字排版清楚
子桓分享池上鄉藝術文化基金會紛絲頁,除了文字清楚,輔助的視覺圖片也很成功
子桓十分佛心的推薦給學員他使用過覺得很有幫助的好工具,第一個當然是netiCRM了,方便的募款頁設計可以輕鬆產出很好看又實用的募款頁,讓支持者一點擊進去就留下深刻印象。還有排程寄送的電子報系統功能,組織可以針對不同的群組發送客製化內容的電子報,與支持者保持聯繫、報告最新消息。
而針對產出精美的視覺圖片,子桓則大力推薦Canva,幫助沒有美工背景的小編們,無痛生成精美、有效果的吸睛圖片。
子桓強調:「不論是線上\線下的社群,都是超適合NPO的行銷利器。」平台有很多種類型,不要亂槍打鳥做白工,子桓建議,組織一定要「從支持者分析做起」,分析過往的⽀持者,調查出新的⽀持者,留住既有的⽀持者,經由分析,找出你的⽀持者, 量⾝打造最適合的管道與內容。
子桓認為臉書目前還是各家必用的管道,他會將臉書貼文分成兩種:
長期的規劃活動,就會有計畫性的貼文主題,依序排程等待發布,而如果是活動的當下遇到有趣的故事,就會即時貼文,創造與支持者的互動。
有鑒於Instagram70%使用者都低於30歲,子桓建議組織得視自己的特色決定使用與否。IG的特色是私領域性較高,並且圖像的使用功力是關鍵,需要抓到活潑有趣的動態。IG的另一個特點是限時動態,如果能有精簡篇幅又圖片好看的貼文,就有機會抓住讀者的眼睛,近一步引導他們的手指往上滑進入連結。
除了文字類的平台,近年來也非常盛行影音串流平台。相對於Youtube頻道製作耗時、門檻較高,子桓認為以聽覺為主的Podcast目前正處於藍海期,十分建議適合的組織大膽嘗試。有餘力的組織,也可以針對不同族群發展不同平台,將不同年齡段的支持者一網打盡。
行銷是一個無限的循環,並不是行銷完就結束,而是需要針對上一次的行銷成果,從數據去觀察、反省,檢討之後策劃出新的修正行銷方案,然後,又進入了下一場行銷戰役。子桓分享到,為了持續保持自己觸覺的新鮮度,他會定期追蹤新聞、經典廣告素材、和類似組織的粉絲頁,培養風向敏銳度、掌握社群動態。
關於互動的迷思,子桓:「組織貼文並不是要盲目地追求按讚數,而是要在過程中累積黏著度高的粉絲,會有很大助益,他們會主動幫忙分享很多資訊。」
#子桓分享冷知識:自己創造自然流量的暗樁
一則貼文po出時,系統假設先預設給100個人看到,100個人之中需要夠多人按讚,系統才會再讓其他人看到。所以,po貼文時,請同仁、志工、周遭朋友們幫忙搶先按讚,會對觸及率有些幫助。
子桓也很快速地分享幾個他常用的廣告、曝光工具
而曝光之後,任務也尚未完成,下一階段就是要藉由模擬輪廓、找出類似受眾來達到更精準的投放,子桓特別提醒:「若要使用外部既有名單,一定要得到授權」。關於廣告預算的部分,子桓建議:「大約行銷預算的5-10%必須投入廣告,而AI會根據廣告數據的判斷、走期來自我達到數據最佳化的判斷,這個學習過程至少3天,建議拉長廣告的投放時間。」
子桓邀請工作坊學員,先跟組內夥伴介紹自己組織的社群總體規劃與經營,分享一則最近正在推動的計畫貼文,先在小組中聽聽第三隻眼睛的建議,因為由旁人的視角通常可以看到很多盲點。
為了在有限的時間中,達到最高的交流效率,子桓也利用便利貼系統,一邊聽組員介紹,想到任何疑問或建議,直接寫在便利貼上,交給該組織。讓我們來聽聽子桓對其中六個組織的貼文健診建議。
主訴:有下了廣告的預算,但成效不好
一個上午的有限時間中,感謝子桓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的分享他對於社群媒體經營的心得,參與學員在經過理論課的洗禮之後,馬上直接進到下午的實作課。
下午每一個熱絡交談的畫面都令人很感動,很難看到這麼多不同性質的NPO聚在一起,用旁觀者的角度幫助彼此檢視社群規劃的強項與落點,除了得到對於組織很多實用的意見之外,也牽起了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連線。
netiCRM很期待之後能看到組織間自動發起橫向的共同活動,讓這個社群更健全、更活躍。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,netiCRM客戶限定的社群媒體經營工作坊,完美結束。
#捐款抵稅 #定期定額 #小額捐款推薦 #線上捐款 #勸募 #聰明公益 #讓愛傳遞 #NPO #NGO #SDGs
協助NPO募款更輕鬆
我們正透過這些方法實現社會企業理念
1️⃣ 持續舉辦NPO邁向永續研討會2️⃣ 透過Make It Happen專案 加速創新功能實現3️⃣ 送門票給NPO夥伴參加 NPOst年會